輕鬆讀,深入想:4 本帶你看見睡眠多樣性的書單
- Vanessa Kao
- 6月9日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
你是不是在寶寶還沒出生之前,就已經買了好多育兒書,打算產前看一輪、產後再惡補一波? 在這個資訊滿天飛、時間總是不夠用的時代,我想介紹幾本我親身讀過、生活中曾交手的睡眠主題書籍。
這一次,選的書都不算太艱深沉重,不一定是推薦(因為每本書都有與它有緣的讀者),但我會告訴你—— 它們,曾經給我哪些提醒與靈感。
這篇文章也會幫助你思考:什麼樣的書,才適合你家的育兒風格與寶寶氣質?如果你正在尋找寶寶睡眠書推薦、育兒書單精選,希望這些文字能為你指引方向。
在這篇文章中,你可以讀到:
內容目錄
閱讀前提醒:不是排行榜,是緣分!
這次挑選的四本書不算艱澀沉重,不見得是推薦榜首,卻是我覺得——它們曾在不同階段,給我真實的提醒與靈感。
重點是:這些書給了我不同角度來面對睡眠,有的是生活觀察、有的是育兒策略,有的是知識的安全感。 我會一一告訴你它們帶來的靈感,也提醒你哪些部分需要斟酌。
這篇育兒書單不只有關於寶寶睡眠訓練、作息安排,也關乎我們作為父母的自我照顧。
書單一覽:筆劃排序,沒有排名
1. 小日子享生活誌131期:我只想好好睡一覺
📰【雜誌】我城股份有限公司 小日子編輯部出版
這本是我在回台灣旅遊時,在民宿第一次翻到的雜誌。那一期的雜誌,雖然是偏向旅行介紹,但是將旅行納入生活的步調、還有文青的書寫和詩意的照片,就已經很深得我心。介紹給你的這本,主題是「我只想好好睡一覺」,由多位名人從自己的角度,例如:演員鳳小岳,談睡眠與人生的故事。你不會從中得到寶寶睡眠技巧,但會從中意識到: 你作為一個大人,自己的身體和情緒也很值得照顧。 每一位名人,也都分享了幾項自己和睡眠相關的個人小物選,有平易近人但其實挺有用的耳塞、也有可以重新校準日夜節律的高科技眼鏡。
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談到自己成為爸爸後的「選擇性失眠」——那種明明累翻,卻還是捨不得睡的狀態,是不是你也懂?當因為工作的壓力或其他熱情,搞得你睡不著覺時,也就去看到自己對某件事,有比對睡眠更深刻的情緒和需要。但是適時地提醒自己,身為生物體,還是有這樣需要身心都休息的需要。
我的推薦點:睡眠焦慮是普遍現象,爸媽可以不用對「自己也睡不好」感到羞愧。
請你小心點:內容偏向情感抒發與主觀經驗,實用建議與科學系統較少。
2. 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15:睡覺天才夢遊盒
📘【漫畫知識書】日本小學館出版
這是我最近新入手的一本實體書—— 漫畫 + 科學知識,讓爸媽輕鬆入門寶寶睡眠的結構與概念,這應該是忙碌生活中,最無痛可以拿起書本的模式了。
大雄和哆啦A夢用各種道具搞笑登場後,緊接著會進入知識解說部分。 前三章尤其值得爸媽關注,內容包括生理時鐘、睡眠週期等等。這本書裡,也暗藏不少睡眠冷知識,這種「想知道冷知識」的調調,我也覺得挺可愛的!很有漫畫中的主角們,莫名其妙關注起任何話題的無厘頭、但又不違和感。
我的推薦點:視覺化學習 + 可愛漫畫,是輕鬆閱讀寶寶睡眠知識的好起點。
請你小心點:部份內容可能過度簡化或不夠精確,參考資料來源有些模糊。
3. 為什麼要睡覺?:睡出健康與學習力、夢出創意的新科學
📚【科普書】Why We Sleep: The New Science of Sleep and Dreams 作者:Matthew Walker(麥修.華克)
這是成為寶寶睡眠顧問的指定閱讀,裡面滿滿的科學實驗整理,讓人吸收正確知識,覺得超級有安全感的。我想,這本書也是奠定我自己,在真的出道後,無論拍攝短影音、或是書寫文章,都會期許:找出足夠科學背景內容,才負責任地分享給爸媽們。
但我說真的,這本書出乎意料地平易近人。如果你想要了解寶寶的睡眠秘密,從這本書中,你可以得到許多的答案,也能夠有扎實的科學基礎,更能聽得懂我們睡眠顧問苦口婆心提倡的生理時鐘作息。從基礎生理機制、夢境、青少年發展到社會現象,書中還有非常多你可能從未意識到的事實—— 例如:開車疲勞造成的車禍,其實很多和睡眠不足直接相關。 再例如:青少年生理週期真的需要晚起,卻被升學制度迫使早醒。
我的推薦點:幫助爸媽建立「睡眠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」的觀念,讓睡眠不再只是例行公事。
請你小心點:不是育兒書,而是科學書。內容重在知識結構,不會針對個別育兒狀況給對策。
4. 超級嬰兒通實作篇:天才保母的零到三歲E.A.S.Y. 育兒法
📘【育兒書】作者:Tracy Hogg & Melinda Blau
這本是我懷孕後唯一一本真的「全部看完」的育兒書。 E.A.S.Y. 是 Eat → Activity → Sleep → Your time 的簡稱,幫助爸媽解讀寶寶的需求節奏。內容是以年齡作為區分,提供作息、並且搭配成長指標、飲食、也穿插案例的分析。中間也豐富地提出了孩子的個性氣質,會如何影響睡眠訓練,也討論了現代父母都關注的親密感、安全感議題。是不是覺得內容超完美?真的是好像一本就足夠打天下了?但事實呢…
我自己在四個月以前使用這個方式,很有效。原因有二:
我們在寶寶還在四個月大之前,就陪我用這本書,建立基本的生活模式。
我們家的作息本來就偏規律,寶寶跟得上節奏。
但如果寶寶的起床時間總是不一,那麼這本書的「循環」就可能難以實行,讓你每天的生活更亂、更浮動。所以可以老實說,之所以我家孩子有成效,真的是一種歪打正著的幸運!當初在寶寶睡眠顧問訓練時,指導老師明白地提出來:這本書籍,在睡眠訓練的議題上,參考價值需要斟酌。四個月以上的寶寶,會有更好的法寶可以用,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?我帶你去我的📖 [吃玩睡 EASY 法真的萬無一失?寶寶作息的 4 個月轉捩點!],好好看一看囉。
我的推薦點:幫助爸媽成為觀察者,懂得解碼寶寶的需求節奏。
請你小心點:並非所有寶寶都適合 E.A.S.Y.,特別是四個月以上後,建議搭配其他睡眠知識理解。
爸媽選書思考表:一本書,適合我家嗎?
問題方向 | 爸媽應自問 |
書中觀念是否符合我家孩子的氣質? | ❓ 這方法適合寶寶的氣質需要嗎? |
是否讓我感到壓力與罪惡感? | ❓ 我是在學習,還是在苛責自己? |
這是科學研究?還是個人經驗? | ❓ 是否需要查找更多來源? |
書中的文化觀點是否與我家庭契合? | ❓ 我們是「規律派」還是「順性派」? |
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本
書就像朋友,有時一見如故,有時則無感路過。 不要因為別人說這本書「好用」,你就強迫自己照著做; 也不要因為某本書太感性、太文青,就覺得沒參考價值。
你能從一本書中看見自己、理解孩子,那本書,就是為你而寫的。
延伸閱讀:你也會有這樣的困惑嗎?
如果你看完這篇育兒書單,還在思考:
「該怎麼安排寶寶的作息,才能符合他的氣質?」
「我是不是太晚開始幫寶寶建立睡眠習慣?」
「EASY 作息法還能再用嗎?」
那你會喜歡延伸閱讀這篇📖:[吃玩睡 EASY 法真的萬無一失?寶寶作息的 4 個月轉捩點!]
參考資料
小日子編輯部(2024)。小日子享生活誌 131期:我只想好好睡一覺。我城股份有限公司。
小學館編輯部(2024)。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15:睡覺天才夢遊盒。日本:小學館。
Walker, M. (2019). Why we sleep: 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s. Scribner。
Hogg, T., & Blau, M. (2019). The baby whisperer solves all your problems. Atria Books。